案例丨AI智能诊断 “本土化” 破局,城市供水监测迈入新赛道

来源:捷杰传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30

在城市供水行业,电机、泵等关键设备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供水的安全与可靠。然而,由于部分设备位于井下,空间封闭,人工巡检难度大,常规检测方式存在周期长、精度低、隐患发现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提升设备健康管理水平,某合资水厂企业与我方合作,探索了一套“无线传感 + 本地化Deepseek智能诊断”的新型解决方案。







01

项目背景

城市供水设备普遍分布在复杂工况下,尤其井下和狭小空间设备,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及时发现早期故障。客户提出的核心需求如下:

● 设备健康状态实时可见;

● 厂内完成数据分析,保证数据安全与实时性;

 减少人工依赖,推动运维向智能化转型。


02

解决方案

2.1 硬件部署

传感器:部署了 VB43 无线温振一体传感器,以及适用于封闭空间的 VBS40 分体式传感器

网  关:安装在地面,覆盖井下约 30 米设备区域;

本地服务器:用于接入传感器数据,同时搭载Deepseek AI模型,实现智能分析与诊断。

2.2 Deepseek 本地化诊断

●将大模型直接部署在客户厂区的本地服务器;

●结合温度与振动趋势数据,模型可自动识别异常特征,给出故障研判和诊断建议;

●全过程在厂区内完成,既满足数据隐私保护,又保证低延时响应。

2.3 通信可靠性

在井下 30 米复杂工况下,传感器均一次性成功上线,即使存在厂房遮挡与设备密集的环境,数据传输依旧稳定,展示了无线方案的适应性与可靠性。


03

应用成效

智能诊断落地:AI模型在本地运行,实现了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故障识别和诊断解释,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决策;

监测覆盖全面:封闭空间与井下设备实现全覆盖监测,突破人工巡检局限;

客户反馈:客户运维人员表示,过去一些设备井下巡检风险高、难度大,现在通过平台就能实时掌握运行情况,AI还能提示潜在隐患,“既省心又放心”。

04

项目价值与展望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城市供水企业设备管理迈出了从“人工巡检”向“智能诊断”的重要一步。无线传感器与本地化Deepseek的结合,既确保了数据安全,又提升了监测的精度与实时性,为未来更多类似工况场景(矿井、地下泵房、隧道等)的智能监测提供了成熟经验。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