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MEMS IMU势力崛起:盘点10家核心企业

来源:智能传感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量:2

据 Yole 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IMU 市场规模约 18.3 亿美元;2022-2027 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达 7.03%,按此增速推算,2027 年全球 IMU 市场规模将增至 27.92 亿美元左右。


在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Bosch、ST、TDK、ADI、Honeywell、Murata 等国际巨头长期以技术壁垒和市场先发优势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与自主创新的突破,一批中国企业正以高性能产品打破国际垄断,中国 MEMS IMU相关企业已在芯片设计、工艺研发、量产能力等维度实现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跨越,逐步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形成竞争态势。(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


安徽合肥

芯 动 联 科


成立时间:2012年

主要产品:高性能 MEMS 陀螺仪、加速度计及 IMU 模组

应用领域:高端工业、无人系统、(L3/L4 级别)、商业航天

芯动联科专注高性能硅基 MEMS 惯性传感器研发、测试与销售,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体系并批量生产。公司在芯片设计、MEMS 工艺、封装测试等环节实现技术闭环,建立完整供应链。其 MEMS 传感器芯片达导航级精度,为国产最优硅基 MEMS 惯性传感器,主要指标与国际主流厂商同梯队,填补国内空白。目前以陀螺仪、加速度计芯片为主,可按客户需求提供 IMU 模组,已获 L3/L4 级厂商定点供货,2024 年计划拓展乘用车市场。


2


浙江杭州

士兰微


成立时间:1997年

主要产品:消费级三轴加速度计、工业级加速度计、六轴IMU单元(消费级/工业级/车用级)

应用领域:、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

士兰微电子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IDM)的企业之一,打通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全产业链,芯片产线实现了“从5吋到12吋”的跨越。技术涵盖 MEMS 传感器等多领域,MEMS 传感器包含消费级/工业级/车用级六轴 IMU 单元,还有功率半导体、光电产品等。公司研发团队超 5000 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等荣誉,2024 年营收 126.8 亿元(含税),总资产约 248 亿元。

3


上 海

矽睿科技


成立时间:2012年

主要产品:六轴 IMU、加速度计、磁力计

应用领域:、无人机、、智能驾驶、工业应用

上海矽睿专注于高质量传感器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增值应用与服务,公司产品包括多款MEMS传感器,如六轴IMU、加速度计、环境传感器、组合传感器等,还有磁性传感器芯片及汽车与智能模组和系统。其六轴IMU低噪声、高带宽,集成了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陀螺仪,可用于智慧手机、TWS耳机、游戏手柄、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


4


天 津

美新半导体


成立时间:1999年

主要产品:六轴 IMU、热式加速度计、电容式加速度计

应用领域:汽车电子、、消费电子

美新半导体是中国最早的IDM模式惯性传感器供应商之一,拥有二十多年的MEMS传感器研发及生产技术积累,是中国惯性传感器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为客户提供从MEMS传感芯片、软件算法和应用方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大规模稳定量产的产品有全球独有的热式加速度计、电容式加速度计、AMR地磁传感器和六轴IMU等产品。其中,美新六轴惯性传感器(IMU)集成了3轴陀螺仪和3轴加速度计,可支持游戏手柄及智能遥控器等体感互动系统,感应灵敏,极大增强用户体验感。同时美新拥有强大的算法团队可以为用户提供算法支持,满足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


5


江苏苏州

明皜传感



成立时间:2013年

主要产品:车用加速度计、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磁传感器

应用领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明皜传感主要从事MEMS传感器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且拥有自主研发的三维MEMS-CMOS集成微机电工艺平台技术。其在产品设计与研发、系统集成与应用、封装测试及生产营运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要产品有: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压力传感器和磁传感器,旨在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以及航空等领域提供所需的产品和集成方案。

6


浙江绍兴

深迪半导体 


成立时间:2008年

主要产品:六轴 IMU 、陀螺仪、磁传感器、IMU模块

应用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loT,手机智能终端,,工业和智能驾舱等领域,并为客户提供增值算法服务。

深迪是中国首家实现消费级及汽车级 MEMS 陀螺仪量产的企业,开创国产商用 MEMS 陀螺仪先河。其核心产品六轴 IMU(如 SH5001、SH3011 系列)集成三轴陀螺仪与加速度计,具备高精度、低功耗特性,支持光学防抖(OIS)、应力检测等功能,已应用于智能手机、TWS 耳机、VR/AR 设备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例如,SH5001 系列助力手机在弱光环境下提升拍照稳定性,SH3011 全球首创 IMU+force 传感器,精准识别 TWS 耳机按捏动作并实现 3D 音效。深迪产品还广泛用于智能驾舱导航融合、运动健康监测(如智能跑鞋、牙刷)及扫地机器人路径规划。

7


河北石家庄

美泰电子


成立时间:2011年

主要产品:加速度计、陀螺仪、惯性测量组合IMU、惯性组合导航系统

应用领域: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信设备

河北美泰电子是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的国有控股企业,自1995年起专注MEMS技术研发,推出我国首款实用化MEMS加速度传感器。历经30年技术和产业沉淀,美泰公司形成了MEMS惯性器件与系统、MEMS传感器、射频(RF)MEMS器件三大类优势产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汽车智驾,车身域控制,安全气囊,线控底盘,无人机,eVOTL,人形机器人,轨道交通,通信,卫星互联网,航空航天和各类无人系统等。

8


上 海

华依科技


成立时间:1998年

主要产品:车规级IMU模组、组合导航系统

应用领域: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无人机

华依科技是专注于车规级 MEMS IMU 模组与组合导航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已获奇瑞、智己等车企定点。其全资子公司华依智造通过 TÜV 莱茵 ISO 26262 ASIL-D 功能安全认证,成为国内少数具备智能驾驶高安全等级产品交付能力的企业。今年,其将成熟的汽车级传感技术与机器人运动控制需求深度融合,创新推出面向人形机器人关节控制的高性能专用传感器解决方案——ARU系列,为国产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价比的IMU。

9


北 京

星网宇达


成立时间:2005年

主要产品:战术级 IMU 模组、车规级 IMU、惯性导航系统

应用领域:国防军工、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

星网宇达是以惯性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智能无人系统及核心部组件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有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惯性/北斗多传感器融合导航与测控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坚持惯性技术引领智能世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惯性组合导航、移动卫星通信、无源电子对抗、智能无人系统四大业务板块。

10


江苏无锡

凌思科技



成立时间:2017年

主要产品:MEMS惯性芯片、MEMS IMU(3轴/6轴/9轴)、组合导航系统

应用领域:智能驾驶、无人机、卫星通信

凌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惯性导航传感器技术研发和产品集成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涵盖MEMS惯性芯片、MEMS惯性测量单元、组合导航系统、光纤陀螺仪、IMU标定测试系统等,业务覆盖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工程机械、智慧农机、卫星通信、特种装备等领域。



结语


从消费电子到智能驾驶,从工业自动化到商业航天,国产 MEMS 惯性传感器正以 “技术闭环 + 场景适配” 的双重优势,加速替代国际产品的进程。尽管在部分指标上,国产传感器与 Bosch、ADI 等企业仍存在差距,但芯动联科、华依科技、美泰电子等一众企业已彰显出国产技术的硬实力。未来,随着国内企业在 MEMS 工艺迭代、算法优化及车规/航天级认证体系上的持续投入,加之供应链安全自主的战略需求驱动,国产 MEMS 惯性传感器有望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低轨卫星通信等万亿级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真正实现从 “国产替代” 到 “全球引领” 的产业跃迁。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