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熙源电子
发布时间:2025-09-30
核心概念解读
压电式: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电效应。
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的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单位:m/s² 或 g,1g=9.8m/s²)。通过积分电路,加速度可以转换为速度和位移。
芯体:这是传感器的“心脏”或敏感元件,不包括外壳、电缆、后续放大电路等部分。通常由压电晶体和质量块构成。
无源:传感器芯体本身不需要外部电源即可工作。它自己产生信号,是一个能量转换器,而非耗能器。
正压电效应:这是其工作的物理原理,指某些电介质(压电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压力或变形)时,其表面会产生电荷的现象。
电荷输出:传感器芯体的直接输出是一个与加速度成正比的微小电荷量,而不是电压。这是一个高阻抗信号。
工作原理
结构: 芯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压电元件:常用材料有天然石英晶体或压电陶瓷(如PZT),它具有压电特性。
2.质量块: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块体。
3.基座: 用于固定和安装。
工作过程:
1.当传感器随被测物体一起振动或受到冲击时,由于惯性定律,质量块会对压电元件施加一个交替变化的力(F = m * a)。
2.这个交变的力使压电元件发生压缩或拉伸变形,即产生了机械应力。
3.根据正压电效应,压电元件的两个表面上会产生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交变电荷。
4.这个电荷量(Q)与所受到的力(F)成正比,而力(F)又与加速度(a)成正比(F = m * a,质量m固定)。
因此,最终输出的电荷量(Q)与加速度(a)成正比,这就是它测量加速度的基础。
主要特点
1.宽频响范围:固有频率很高,通常能测量从1~15,000Hz的高频振动,非常适合捕捉冲击和振动事件。
2.动态范围广:既可以测量非常微弱的振动,也能承受极大的冲击加速度。
3.体积小、重量轻:对被测物体的影响小,适合测量小型或轻质结构的振动。
4.无源:由于内部没有电子元件,芯体本身可以在-40℃~+120℃环境下工作。
5.长期稳定性好:压电材料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典型应用场景
凭借其宽温范围和通用性,它被广泛应用于:
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风机、水泵、压缩机、大型电机、齿轮箱、轧机等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
车辆测试:汽车、工程机械的发动机振动测试、道路耐久性测试。
环境应力筛选:在高低温度循环试验箱中,监测产品(如电子组件、军用设备)在振动台上的振动情况。
一般科研与实验室测试:大学实验室、研究机构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模态分析等。
这款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芯体,是一款坚固、可靠、适用性极广的工业级测量核心。它完美平衡了性能、环境适应性和成本,是解决大多数常规振动与冲击测量问题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