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硬件攻城狮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量:6
本文包括如何使用跳线在印刷电路板和电子组件上进行维修/修改,以实现两点之间的电气连通性。文章旨在为在维修/修改过程中添加跳线打下基础。
工具、材料和耗材:
PCB 支架
清洁剂
精密工具套装
烙铁
擦拭布
电线
线点
导线器
剥线器
一般规则
除非另有规定,跳线应放置在组件或印刷板的元件侧。
跳线应尽可能以直线 XY 方式布线,并尽量减少弯曲。(参见图 1)
跳线的高度不得超过电路板表面或元器件或引线的 3.2 毫米(0.125 英寸),以免干扰电路板的安装。
不得使用长度超过 12.7 毫米 (0.50 英寸) 的裸导体跳线。长度短于 12.7 毫米 (0.50 英寸) 的裸导体跳线不得违反最小电气间隙要求。
注: 12.7 毫米 (0.50 英寸) 尺寸是指端接之间的长度。
跳线可以跨过连接盘,但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将跳线从连接盘上移开,以便更换元件。跳线不得跨过用作测试点的焊盘或过孔。
跳线不得穿过元件引线或元件本体的下方或上方。必须避免接触散热器。
跳线不得穿过元件封装,除非组件布局禁止在其他区域布线。
跳线应具有应力消除功能。
只要导线已绝缘且孔内已套上绝缘套管,跳线即可穿过镀层孔。如果需要钻孔,请使用以下方法。(参见图 2)
A. 钻一个比绝缘层直径大 0.25 毫米(0.010 英寸)的孔。B
. 检查孔内是否有毛刺或裸露的内部电路。C
. 将新增的孔记录在控制图上。
注意:钻孔时务必注意不要干扰表面和内部导体。
焊接到镀通孔中的跳线必须在另一侧清晰可辨。
焊接到翘起或被夹住的元件引线上的跳线可能需要绝缘,以防止短路。(参见图3)
跳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端接。参见图示。
PCB板准备
清洁该区域。
注意:如果电线已经安装到位,清洁起来通常会更加困难。
根据需要,去除元件引线、焊盘或导线上待焊接的导线端头处的涂层或氧化物。清洁该区域。
如有需要,请去除连接点上的焊料。清洁该区域。
测量所需每根电线的大约长度。
跳线选择
不得使用长度超过 12.7 毫米 (0.50 英寸) 的裸导体跳线。长度短于 12.7 毫米 (0.50 英寸) 的裸导体跳线不得违反最小电气间隙要求。
注: 12.7 毫米 (0.50 英寸) 尺寸是指端接之间的长度。
不得使用镀银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线腐蚀。
应选择能够承载所需电流的最小直径的电线。
电线的绝缘要求应能承受焊接温度,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并且具有等于或优于电路板绝缘材料的介电电阻。
推荐使用实心绝缘铜线,镀锡铅,22 至 32 AWG,绝缘材料为 Kynar、Milene、Kapton、Teflon 或同等级别。
注意:请勿使用导体有缺口或损坏的电线。
跳线准备
将跳线剪短,使其比预计所需长度长约 12.7 毫米(0.50 英寸)。
注意:跳线的长度和规格可能至关重要。所有电线对电流都会产生电阻(阻抗)。这种阻抗对电子电路至关重要。有关具体的跳线要求,请务必参考接线清单。
剥去跳线两端的绝缘层。
注意:剥线长度取决于端接方式。
如果需要,用焊锡将剥皮的末端镀锡。必要时进行清洁。
跳线端接和布线
根据需要调整导线形状,并根据端接方式将导线放置到位。将导线置于元件引线或焊盘的中心位置;不要超出导线两侧。如果导线焊接到引脚、端子或元件引线上,则至少要将导线绕 90 度。
焊接电线的一端。如有必要,请进行清洁。
注意:焊点长度必须符合可接受性要求。注意
:从焊点剥离的绝缘层长度不得超过两倍电线直径。如果电线的润湿性良好,电线绝缘层可以接触但不能穿透焊点。
根据需要弯曲导线,并使其沿着电路板表面布线。使用 XY 方向的最短路径,以尽可能少的弯曲将跳线布线到第二个端子。
注意:跳线不得布线在元件引线或元件主体的下方或上方。必须避免接触散热器。
注意:导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体直径的 3 倍。
布设跳线后,焊接另一端。如有必要,请进行清洁。
注意:焊接到翘起或被夹住的元件引线上的导线可能需要绝缘,以防止短路。
跳线键合
导线两端焊接完毕并根据需要进行清洁后,应将导线粘合到电路板表面。
注意:如果导线为绝缘导线,且绝缘长度小于 25 毫米(1.00 英寸),则无需粘合。
使用以下方法之一连接跳线。
胶带点或胶带条。(见图4)
速干胶。(见图5)
热熔胶。(见图5)
热粘合。一些跳线采用特殊的热固性粘合剂涂层制成,并使用特殊的粘合工具将其热粘合到电路板表面。(见图6)
将跳线粘合在每个焊点 6.0 毫米(0.25 英寸)的范围内。
将跳线固定在导线每次弯曲处 6.0 毫米(0.25 英寸)以内。
在直线线路上,跳线的搭接间隔不得小于 25 毫米(1.00 英寸)。
跳线端接图 - 通孔元件
跳线端接图 - 片式元件、焊盘和导体
跳线端接图 - J-Lead 元件
跳线端接图 - 鸥翼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