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压力传感器深度解析(一):分类对比及选型指南

来源:智能传感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量:2

MEMS压力传感器是融合微电子技术与微加工技术制造的新型传感器,凭借微型化设计在尺寸、精度、响应速度和能耗方面表现卓越,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本文将深入解析MEMS压力传感器的技术原理、性能差异与应用场景,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全面参考。


01

 原理和结构  核心分类维度

MEMS 压力传感器的核心差异源于其利用的物理效应,不同原理决定了其性能边界与应用场景。主流技术路径包括压阻式、电容式、谐振式、光纤式、压电式五大类,其技术特性呈现显著分化。

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基于 1954 年发现的压阻效应 —— 当半导体材料(如单晶硅)受到应力作用时,能带结构变化导致电阻率发生显著改变。其核心结构为 "弹性硅膜片 + 惠斯登电桥":硅膜片周边密封固支,背面蚀刻形成倒四边锥体空腔,膜片表面扩散形成四个压阻电阻,组成电桥电路。


当压力作用于膜片时,膜片发生形变,使电桥中一组对臂电阻增大、另一组减小,输出与压力成线性的电压信号。为优化性能,芯片通常与热膨胀系数匹配的玻璃基片键合,实现应力隔离与电绝缘。其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批量生产,但需温度补偿以抵消环境干扰。

2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利用 "平行板电容器" 原理工作:以硅薄膜为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形成电容结构,压力导致薄膜形变,使极板间距变化,进而引起电容量改变。其核心结构包括圆形金属薄膜(或镀金属硅膜)、固定电极及空腔,通过测量电路将电容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与压阻式相比,电容式的灵敏度与线性范围更优,且温度漂移小、稳定性高。但需保持极板绝缘,在粉尘或液体环境中易受干扰,成本也相对较高。典型应用中,电容式传感器常采用硅 - 玻璃键合工艺形成真空参考腔,适用于绝压测量。

3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基于 "应力 - 频率" 效应:谐振子(如硅梁、薄膜)的固有振动频率随外部压力导致的应力变化而改变,通过检测频率偏移实现压力测量。其核心结构为谐振元件与支撑结构,常见形式包括双端固定音叉(DETF)、谐振膜等,需配合激励与检测电路维持振荡并读取频率。

谐振式的突出优势是高精度、高分辨率,且输出为数字信号,易于与数字设备对接。但制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对温度和振动敏感,成本居高不下,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计量等高端场景。

4

光纤式压力传感器

光纤式压力传感器运用 Fabry-Perot 干涉原理:光纤一端为半反射镜,另一端连接可动薄膜反射镜,压力改变薄膜位置,导致两反射面光程差变化,通过分析干涉条纹偏移量计算压力。其核心结构为光纤、薄膜反射镜及密封腔体,具有天然抗电磁干扰能力。

该技术适用于强电磁干扰、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且体积小、易于远程监测。但光学元件成本高,系统调试复杂,光纤与薄膜的连接工艺要求严苛,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

5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某些材料(如 AIN、PZT)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荷,压力变化引起电荷输出改变。其核心结构为压电薄膜 / 陶瓷片,无需外部,属于自供能型传感器。

压电式的动态响应极快(毫秒级),适用于瞬态压力监测(如爆炸、冲击),但无法测量静态压力,且输出信号微弱,需复杂放大电路,长期稳定性较差。


原理与结构对比


02

 性能对比 

1

灵敏度:谐振式与光纤式领先

压阻式:灵敏度较高,满足多数工业场景需求。

电容式:灵敏度优于压阻式,线性范围宽。

谐振式:灵敏度极高,适合精密测量。

光纤式:灵敏度高,受环境干扰小。

压电式:动态灵敏度突出,但静态性能差。


2

功耗:电容式与压电式更优

压阻式:功耗中等(mA 级),需持续供电维持电桥工作。

电容式:功耗较低(μA 级),检测电路无需大电流。

谐振式:功耗较高(mA 级),激励电路需维持谐振子振荡。

光纤式:功耗极低,适合远程无源监测。

压电式:零功耗(自供能),仅需信号调理电路。


3

环境适应性:光纤式与压电式耐极端

工作温度:

压电式> 光纤式> 谐振式> 压阻式 / 电容式

抗干扰性:

光纤式> 压电式 > 谐振式 > 电容式 > 压阻式


4

成本与集成度:压阻式占优

成本:压阻式< 电容式 < 压电式 < 谐振式 < 光纤式

芯片尺寸:压阻式 / 电容式< 谐振式 < 光纤式


关键指标对比


03

 应用场景 

1

汽车行业

汽车领域是 MEMS 压力传感器应用规模最大的单一赛道,占比超过 35%。压阻式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管理、刹车系统、轮胎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如监测发动机进气压力、刹车系统压力等;电容式传感器可用于汽车舒适系统中的压力监测;谐振式传感器则在汽车高精度压力测量场景发挥作用。

高端汽车通常配备上百个传感器,其中包括 10 个左右的 MEMS 压力传感器,为汽车制造商优化发动机性能、提高燃油效率和增加驾驶安全性提供关键数据。

2

消费电子

随着 3D 导航、运动监测和健康监测等应用的发展,MEMS 压力传感器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应用日益普遍。压阻式和电容式传感器常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中的气压计、高度计和室内导航等功能;在、航模等领域,MEMS 压力传感器可提供海拔信息,协同导航系统实现精准飞行控制。

3

医疗行业

在医疗行业,MEMS 压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设备和检测系统。电容式传感器可用于血压检测、呼吸机和人工呼吸器的控制等,因其稳定性好;压阻式传感器在体内压力监测以及药物输送系统中发挥作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4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MEMS 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控制各种工业过程。压阻式传感器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液位监测等;光纤式传感器因其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工业环境中的恶劣条件下的压力测量;谐振式传感器则用于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业控制场景。

5

航空航天

MEMS 压力传感器可用于飞机和火箭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高空气压监测、气象数据收集以及航空器和天基设备的气压控制。谐振式和光纤式传感器在该领域应用较多,因其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严苛的环境要求。


04

 选型指南 

1

明确用途

根据测量压力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绝压传感器:测定绝对压力,传感器内自身带有真空参考压,所测压力与大气压力无关,适用于大气压力测量、海拔高度测量等。

表压传感器:测定对大气的相对压力,以大气压力为参考压,适用于容器内液体压力测量等场景,可消除大气压力变化的影响。

差压传感器:测定两处压力差,有两个输入,适用于流量测量等应用。

2

确定压力量程

考虑传感器的最大过压能力、精度与压力量程的关系以及价格与量程的关系:

最大过压能力:特别注意静压和动压的区别,动压可能出现冲击压力,应选用较大过压能力的传感器。

精度与量程的关系:不同量程的压力传感器精度存在差异,选择合适量程更容易满足精度要求。

价格与量程的关系:通常 0.3-1MPa 的压力传感器价格较便宜,0.1MPa 以下或 1MPa 以上的价格较高。

3

考量精度需求

精确度由非线性、迟滞、不可重复性、温度、零点平衡、校正和湿度效应等因素决定。静态精度和全温度范围精度都可分为超高精度(0.01-0.1% FS)、高精度(0.1-1% FS)、普通精度(1-2% FS)、低精度(2-10% FS)四档。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和要求,提出合理的精度要求,高精确度传感器成本较高。

4

关注电学要求

输出信号:MEMS 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处理后,数字信号可输出 I2C/SPI,模拟信号可以输出 0-5V 和 0-10V,电流信号可以输出 4-20mA,根据测量或控制回路选择合适的输出信号。

激励源:有恒流源和恒压源两种激励方法。恒流源激励有利于热灵敏度漂移的补偿,一般精度测量时使用;恒压激励不能直接提供灵敏度温度补偿,但可在桥外串接热敏电阻或二极管进行补偿。此外,激励还分为正比激励和固定激励,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5

考虑作业方式

介质类型:气体是可压缩流体,增压时会贮存压缩能,减压时释放动能,给传感器弹性膜施加冲击波;液体是不可压缩流体,安装时需注意避免压力升高超过耐压极限。

环境条件:工作环境恶劣时,如存在大的振动、冲击或电磁干扰,要求传感器过压能力增强、机械密封可靠、防松动,引线等需电磁屏蔽并接地。

介质相容性:传感器的弹性膜结构应与腐蚀性介质隔开;检测易燃、易爆介质压力时,使用小激励电流,增加外套耐压能力等。

6

确定工作温度范围

压力传感器使用温度范围分为普通商业级(-10-60℃)、工业级(-25-80℃)、汽车级(-40-125℃)、军事级(-55-125℃)、特殊级(-60-350℃)。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室内应用可选择商业级,室外应用可选择工业级,也可采取措施使传感器与环境热隔离后选择合适级别。工作温度范围越宽,补偿技术难度越大,校准工作量也越大。

7

重视密封要求

压力传感器常用的压力密封方式有橡胶垫、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垫、锥孔配合、管螺纹配合及焊接等,所用密封材料决定了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根据工作温度和环境选择合适的密封方式。


06

 结语 


MEMS 压力传感器类型多样,各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在选型时,需综合考虑用途、压力量程、精度、电学要求、作业方式、温度范围和密封要求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具体应用的传感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EMS 压力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工业实践和科技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