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激光每日说
发布时间:2025-11-03
单光源分身术:国产可调谐窄线宽多波长激光芯片问世
精准可控、集成度高,开启激光技术新纪元
2025年 | 激光每日说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发「基于注入锁定的可调谐窄线宽多波长激光器」,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CN120453835A)。这款激光芯片突破传统多光源设计瓶颈,实现单光源输出多波长、窄线宽、高稳定激光,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具备广阔市场前景。
单一光源
智能分光
精准调频
线宽压缩
高度集成
先进材料
智能调控
激光芯片集成示意图
传统多波长系统就像用多个不同的手电筒拼凑彩光,而本专利技术则像用一个智能手电筒通过"棱镜"分光并精准调色。
|
|
|
|
|---|---|---|
| 核心光源 |
|
|
| 系统体积 |
|
|
| 波长控制 |
|
|
| 线宽性能 |
|
|
| 成本与可靠性 |
|
|
通过注入锁定技术,实现kHz级超窄线宽
闭环控制系统,自动补偿环境干扰
电压调节波长,无需机械部件
单片集成设计,体积缩小数十倍
通过微环注入锁定技术,有效压缩激光线宽,为高精度测量与传感提供可能。"就像从'粗铅笔'变成了'锐利的手术刀',分辨能力大幅提升。"
独创的闭环反馈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每个微环共振频率,自动补偿温度漂移等环境影响,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多波长激光在光通信中的应用示意图
多波长激光在光通信中的应用示意图
应用价值
市场前景
技术优势
场景价值
在欧美长期主导高端光子芯片的背景下,该技术的成功研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技术自主
产业安全
标准制定
光通信市场
激光雷达
国家战略
"该设计思路巧妙地将注入锁定与声光移频相结合,在单一架构上同时实现了高密度波长产生与极窄线宽,是集成光子学领域一个标志性进展。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中国在高端光子芯片领域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后续产业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光子技术领域资深专家
目前,研究团队正积极推动与国内头部光通信企业的产研合作,加速实现从实验室样品到商业产品的跨越。 已有多个下游厂商表达合作意向,预计2-3年内可实现小批量投产。
这款基于注入锁定的可调谐窄线宽多波长激光器,不仅是一款技术领先的产品,更是中国在高端光子集成领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它用一颗芯片的尺寸,实现了传统需要多个激光器才能完成的功能,真正做到了"小而精、精而强"。
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的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中,成为一项关键的 "中国制式"技术,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
精准锁定,无惧干扰!中国创新专利实现太空目标"火眼金睛"双波段成像融合技术,破解复杂空间环境下目标识别世界性难题
上一篇【重磅合作】TRUMPF与荷兰光刻巨头ASML达成独家合作-发布新一代EUV激光器,攻克芯片制造"光源之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