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艾斯出席ISS EDU EXPO,分享国际学校设施规划与运营实践

来源:艾斯欧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7

3月15日,由ISS欧艾斯服务的客户全球国际教育管理服务机构(International Schools Services,简称ISS)举办的ISS国际教育博览会(ISS EDU EXPO)在成都麓湖云朵幼儿园举办。


此次博览会聚集了300逾位国际教育界的教育工作者,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主要城市的国际与双语学校,共同交流国际教育领域的市场趋势、教学创新、学习体验等话题。


ISS欧艾斯应客户邀请在现场设立展位,并发表主题演讲,围绕为国际学校打造优质学习体验的设施环境展开,基于"设计-调试-运营"三阶段模型,解析国际学校的设施规划与运营实践。


以下为演讲摘要。 



在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里,学习体验的塑造不仅依赖于教学软件,硬件设施与环境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代教育研究揭示了设施环境与学习成效的强关联性。


俄勒冈大学NetZED实验室的一项研究项目发现,各类设施要素均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与行为投入,从室内环境质量(涵盖声光热等指标)到空间环境(包括教室环境、校园设计、维护与运营)。


例如,有数据显示,提高教室通风率能使学生学习表现提升多达15%(Fisk, 2017)。相比无窗和环境单调的教室,能看到自然景观的窗户使学生注意力容量提高14.55%,注意力功能提升13.12%(Li & Sullivan, 2016)。


这些发现推动着教育空间设计从功能满足转向效能优化,形成"硬件(空间、设施、环境等)- 软件(课程、教学法等)"的协同模型。


随着物理环境与教学需求深度融合,可有效激发环境心理学效应,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与认知表现。




教育空间的设计绝非简单的建筑规划,而是对教学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在这一阶段,首要任务是确保项目符合各类法规标准,建立"本土规范+国际标准"的双轨制框架。这种双重合规机制既保障了安全底线,又为创新留出空间。


同时,人本化设计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多样性、包容性动态性


比如,设计不同功能的空间,像 STEM 实验室满足实践和探索需求,安静区域适合专注学习;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设计灵活的教室,便于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


当前的设计实践表明,教育空间正在从被动容器转变为主动的教学参与者。

调试阶段是设计理念落地的重要保障,涉及“人、机、料、法”等维度。


人员配置上,制定合理的人员招聘和发展计划,明确不同岗位的要求,如项目经理、一线员工的资质标准,通过阶梯式的培训机制,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且符合校园文化的驻场员工。


工程系统验证中,需要对电气、暖通、消防、给排水、空压、建筑自动化等系统的设备进行全面验证,依据中国和/或国际的相关标准执行严格测试。


物料与流程方面,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以清洁工作为例,ISS欧艾斯Pure Space 系列清洁服务方案,通过各类空间专属清洁卡片、方法手册,结合化学品使用规范、设备指南、技术工具,以及培训计划和报告机制,大幅提升清洁运营的质量和效率。

硬件设施的真正价值在运营阶段持续释放。


这一阶段以日常运营为基础,延伸至特殊事件响应持续优化机制,旨在打造稳定可靠的运营框架,通过灵活应对多样化需求实现服务增值。


常态化运营维度,ISS欧艾斯推出Touchpoints接触点体系,着重关注与夯实日常接触点的服务品质,确保师生在入校、课间休息、就餐、课外活动等各类空间场景下都能有良好体验。


针对校园特色场景的各类活动与事件,构建多层次支持体系。从开放日、校际赛事等品牌塑造类活动,到校园音乐会、教师节庆典等文化浸润项目,都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特别强调对消防检查、教育主管部门巡查等行政事务,实施预案化管理,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服务设计。面对突发事件,如新冠疫情、台风、暴雨、交通规划等,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障师生安全。


此外,通过师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调研获取主观反馈,借助物联网和数字平台的仪表盘获取客观数据,实现反馈触发→数据分析→方案实施的双循环改进系统,推动学校运营服务的持续提升。




以工程思维夯实安全基底,以教育洞察重塑空间形态,以数据智能驱动持续进化,“硬件”设施将超越物理存在,与文化“软件”协同成为滋养学习的沃土,共同构建激发学习潜能的环境生态。

 

在ISS欧艾斯,我们致力于为国际学校打造一流的场所体验。通过提供综合设施服务,持续优化设施空间,为国际学校创造一个“硬件”协同“软件”的优质学习环境,赋能国际教育的管理运营。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