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MCU大脑添AI、集成度再升级

来源:Silicon Labs(芯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4

脑力更“AI”

当工业加入具身智能新形态,就从只有固定轨迹的执行器升级成为可自主感知、推理、执行的综合体。面对功能要求的爆发式增长,在工业机器人中充当大脑MCU,得具备更强的高级处理能力和机器学习能力才能接得住招

芯科科技高级产品营销经理Chad Steider称,在AI技术驱动和制造业升级改造的背景下,下游客户对MCU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期望新的工业MCU能够融合AI、具备无线传输功能和更高的安全性。例如,边缘计算需求推动AIMCU深度结合并用于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场景。

集成度要求再升级

在工业生产环节,生产流程管理、制造现场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场景都需要采用MCU控制与AI及边缘计算融合的模式。Chad Steider表示:这需要在MCU中进一步集成AI加速单元,扩大片上存储的容量和通用接口(GPIO)数量,以提升用于制造和等许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高效地实现本地实时控制和小模型推理。他表示,这种集成已经在智能、工业检测等场景中得到验证,无需依赖云端即可快速完成图像识别、声音处理和设备及环境异常监测等任务,不仅降低对云端的依赖,还能提升响应速度并节省成本。

多模态感知,也是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正在经历的技术革命。为了实现自主判断与行动,机器人需要实现视觉、力觉、温度、位置等复杂的传感信息捕捉。这样的结果是,同一款机器人能够通过信息获取与机器学习,从只能服务于单纯场景,向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场景、多样化任务转型。这样一来,工业机器人任务负载转换的灵活性增强。但这样一款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复用的机器人,需要处理的信号通路数量,尤其是传感器挂载数量将急剧增长。

高竞争力MCU具备三点特征

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去库存调整后,工业MCU市场正在重回增长区间。智慧工厂建设和老旧工厂的数智化转型,为工业机器人及工业MCU市场带来创新活力。

Chad Steider表示,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续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都将引入更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对工业MCU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AI技术驱动、制造业升级改造的趋势下,满足以下四类要求的MCU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旺盛需求:

一、支持边缘AI推理。边缘AI推理市场容量正在快速增长。先进的边缘AI处理器能够在本地独立做出关键决策,无需依赖云端,从而能够提升响应速度,实现数据隐私保护且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二、高能效,低能耗。在边缘部署电池供电、能源供给受限的场景中,低功耗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AI功能部署使得边缘算力需求提高,更需要处理器能够支持低功耗。

三、高安全性、可靠性。在数据安全方面,需要MCU具备硬件级安全模块,集成加密引擎;在功能安全方面,需要满足ICE61508工业功能安全规范。

四、支持高效的实时决策。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数据处理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的方法是将决策过程移至更接近数据收集的地方。这意味着MCU不仅要负责收集数据,还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传输给整个系统。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