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像传感市场突破70亿美元!中国贡献全球60%出货量

来源:Aid(艾迪电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8


传感市场突破70亿美元!中国贡献全球60%出货量


据Yole Group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热与传感市场产值已突破70亿美元,其中中国厂商表现尤为抢眼——贡献了全球热像传感器出货量的60%,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核心力量。


尽管西方市场将汽车领域视为热成像技术的重要增长点,但从实际出货量来看,中国仍在工业与消费类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欧美厂商则更多聚焦于国防、监控等高附加值领域。


分领域来看,国防与航空航天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40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轻型采购周期及地区冲突带来的需求。汽车市场预计2030年营收达2.85亿美元,受益于美国AEB法规实施及中国高端车型对红外夜视功能的大规模搭载。


去年多款国产车型如仰望U8、昊铂GT、东风猛士917、翼真L380等均已配置红外夜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在夜间识别行人、动物等潜在危险,还能通过多色标识和声光预警显著提升驾驶安全。


红外热成像凭借其8-14微米的感知波段,不受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正逐渐从高端选配走向主流智驾系统。其核心探测器多采用MEMS技术,通过热敏材料电阻变化生成图像。关键指标如分辨率(目前以384×288、640×512为主)和NETD(噪声等效温差,如50mK代表可识别0.05°C温差),仍在不断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企业如睿创微纳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推出了多项图像增强方案:例如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弥补传统摄像头的暗光劣势;以及借助AI真彩转换算法,将黑白热成像转化为更符合人眼观察的彩色图像。


随着融合感知算法日益成熟,红外热成像不再仅是独立的辅助功能,而是逐步融入智能驾驶系统,实现更深度的环境感知与安全预警。这一“看得见温度”的技术,正悄然重塑多个行业的视觉边界。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