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Ti Sensors
发布时间:2025-11-25
近期,一场围绕充电宝的安全风暴席卷全国。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CCC认证(以下简称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对于移动电源的安全要求不断升级,其中外壳材料的阻燃性能至关重要,针焰试验正是评估其防火能力的关键测试之一。
【深度解读】
针焰测试:守护电源安全的"火焰结界"
一、什么是针焰试验?
针焰试验(Needle Flame Test)是一种电产品安全性能测试方法,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0695-11-5)中规定的一项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耐火性能,检测其在遭受小火焰接触时的阻燃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模拟设备电路故障(如短路火花、元器件过热等)产生的小火焰,测试外壳阻燃性能,阻断火势蔓延。
二、充电宝为何必过此关?
充电宝内部通常采用锂电池,电芯热失控或短路时易爆高温火花。外壳阻燃不足将加速火焰扩散,甚至引发爆炸。
测试核心要点(GB 4943.1-2022附录)

1:1模拟锂电池热失控场景:
• 火焰高度:12±1mm(精准匹配电芯喷焰)
• 火焰温度:800-850℃(还原真实起火环境)
关键结论:
• 功率≤4000W 设备,必过S.1 (材料级安全底线)。
• 高要求场景,加测S.2(结构级强化防护)。
安全升级双重防线,拒做“充电爆”!
制造商:必须通过各项严格测试及强制标准。
消费者:认准3C标志+检测报告双保险。
近日,国家工信部已正式就《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在现有技术规范基础上大幅提升安全门槛,新增或提升过度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并对关键材料和生产工艺提出更严格要求,并评估移动电源老化使用后的安全性。

▲ 图源央视新闻
安全无捷径!厂商需即刻行动,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共同终结“充电爆”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