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百亿,人形机器人赛道已红透半边天——昆泰芯传感器芯片离轴的技术优势

来源:CONNTEK(昆泰芯)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8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人形行业融资也刷新纪录。七月才刚过去一半,星动纪元、它石智航、星海图等多家人形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据 IT 桔子数据,截至目前,该领域共发生 87 起融资事件,已披露融资金额达 109 亿元。而在 2024 年全年,行业融资事件为 56 起、总额 50 亿元。这意味着,仅半年时间,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人形机器人的融资都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

早在第十五届松山湖会议中,昆泰芯微电子的CEO武建峰博士就已经指出,人形机器人每个关节至少需1-2个编码器,如膝关节、肩关节、腰部等,典型人形机器人配备14+个关节,需20~30个编码器;机器人对传感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广度、速度、可靠度和精度,所以在电机端与减速器端同步部署,提高速度与位置精度。


然而,传统轴向安装的编码器(即编码器与旋转轴同心安装)在机器人关节中面临多重挑战:

空间局限性:关节空间狭小,轴向安装需占用额外轴向长度,导致机器人整体结构臃肿;

温度与振动干扰:关节内部发热元件(如电机、减速器)可能对编码器造成热漂移,而振动易导致轴同心度偏移;

维护成本高:轴向编码器更换需拆卸整个关节组件,停机时间长。

昆泰芯离轴应用的创新价值:磁编码器芯片的突破性方案

昆泰芯KTM59系列芯片通过创新性设计,将传感器安装位置从旋转轴的同心轴线转移到偏移位置(如径向或侧向),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成为机器人关节精密控制的首选方案。

1. 空间紧凑化:释放关节设计自由度

技术原理KTM59系列磁编码器利用磁场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算法补偿偏移带来的信号畸变,即使传感器与旋转轴不同轴,仍能准确解析角度信息。
解决方案:传感器安装在关节侧面,径向偏移距离达15mm,使关节直径缩减30%,同时保持±0.1°的高精度。

2. 抗干扰能力提升:适应恶劣工况

解决方案:离轴磁编码器采用抗磁干扰设计,将传感器安装在远离电机发热区的侧方,并通过金属屏蔽层隔离振动传导。
性能提升:误差率降低至0.05%以下,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从8000小时提升至30000小时,显著降低维护频率。

3. 快速部署与维护:降低总成本

解决方案:昆泰芯KTM59系列磁编码器芯片支持“即装即用”设计,传感器与旋转轴的安装公差放宽至±0.5mm,装配时间缩短至5分钟。
数据对比:量产效率提升80%,年维护成本降低40%。

为何昆泰芯KTM59系列磁编码器芯片是离轴应用的最佳选择?

KTM59系列是一款24bit 绝对角度 TMR 磁性编码器,构成一个高速高精度的非接触磁性编码器模块。它具有最高 2M 采样速率的 16bit SAR ADC 读取传感器上的差分模拟正弦和余弦信号的能力,可以通过其高速数字电路进行角度计算,并输出位置信息。

KTM5900 提供多种灵活的角度输出模式,满足不同应用需求。首先,它支持最高 36Mbps  SPI 绝对角度输出,SPI 同时可以用来配置 MTP(多次可编程存储器);此外,可编程的最大65536 线 ABZ 正交脉冲增量输出,提供高分辨率和精准的位置信息;而且,KTM5900 支持可编程最大 256 对极 UVW 增量输出;最后,KTM5900 支持 PWM 绝对角度输出。

昆泰芯磁编码器芯片的离轴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编码器在机器人关节中的空间、环境与维护痛点,更通过技术迭代推动了机器人向更高精度、更小体积、更低使用成本的方向演进。对于追求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厂商而言,这一创新方案已成为实现下一代产品突破的必经之路。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