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PAD也能做全彩图像传感器?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8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是一种具备单光子级探测能力的特殊半导体光电器件。其核心功能是“捕捉单个光子并将其转化为可探测的电信号”,本质是一种对光信号灵敏度达到“极限水平”的探测器,广泛用于极弱光场景下的光信号检测与分析。


如果将每一个SPAD看成是CMOS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素,那么当多个SPAD组成阵列,那么也能实现的能力。比如在激光雷达中,接收器有时就会用到SPAD阵列。


SPAD的核心机制是计数单个光子的数量,而不直接区分光子的波长(颜色)。这使得典型SPAD更适合于低光检测、时间飞行(ToF)测量等应用,而非彩色


图片来源:佳能

但有意思的是,佳能此前推出了一款能够彩色成像的SPAD传感器。根据佳能的介绍,这种新型传感器与传统的CMOS传感器不同,它利用光的粒子特性,通过计数单个光子来实现成像,而不是积累光量。这种技术的主要实现原理是:当一个光子进入像素时,会触发雪崩倍增过程(avalanche multiplication),瞬间放大电子信号,从而将每个光子转换为一个电信号。这种数字计数方式避免了传统传感器中常见的电噪声干扰,使得在低光环境下也能获得清晰图像。


SPAD传感器的核心结构采用了独特的像素设计,能够在像素内部反射光子,从而将敏感区域扩展到几乎100%的像素面积。这解决了传统SPAD传感器中只有特定电场敏感区才能检测光子的局限性,同时实现了像素小型化和高灵敏度的平衡。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光子检测:光子进入像素后,激发电子-空穴对,在高电场下引发雪崩倍增,快速产生大量电子,形成可检测的信号脉冲。


猝灭(Quenching):虽然页面中未详细描述,但隐含在雪崩过程管理中,用于快速重置二极管,以便连续检测后续光子,确保传感器的高速响应。


时间飞行测量(Time-of-Flight):传感器以100皮秒(10^-10秒)的精度处理信息,能够精确测量光子的到达时间,支持高速成像和距离测量应用,例如捕捉光粒子以约30万公里/秒的速度运动的轨迹。


那么它是如何实现彩色成像?佳能表示,这是通过在SPAD中光子计数机制与滤镜结合,每个过滤后的像素计数特定颜色的光子数量,后续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如去马赛克处理,demosaicing)重建完整的彩色图像。这克服了传统SPAD的黑白局限,使其能处理颜色数据。


最终佳能实现了世界最高的320万像素用于视频捕捉的SPAD传感器,传感器尺寸为13.2mm × 9.9mm(一英寸),像素间距 6.39 μm,结合反射式架构,单位面积的光子捕捉能力是传统 SPAD 的 3-5 倍,支持全高清(约207万像素)及更高分辨率的彩色成像。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其检测效率相当于像素面积大10倍的CMOS传感器,能够在极暗环境中捕捉彩色图像。同时其数字计数机制使传感器能够处理极快现象,适用于慢动作捕捉高速运动。


相比CMOS传感器,SPAD通过数字光子计数显著降低了噪声影响,实现更小的尺寸下更高的性能。在低光条件下,它能模拟明亮环境下的视觉效果,适用于夜视、监控和自动驾驶等场景。这款传感器也已经被用到远程监控摄像头MS-500上,专为在弱光环境下拍摄而设计,能清晰地捕捉到远处的目标,并将其以全高清彩色形式呈现出来。


而最近灵明光子在一场研讨会上也表示,全彩SPAD传感器将会作为激光雷达的第3.5代方案,介于固态激光雷达和RGBD之间,针对高帧率(>500FPS)和弱光RGB,以及对强光表现要求不高的应用。


从技术特性来看,全彩SPAD传感器未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在一些特定需求的场景下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优势。但与传统的CIS和激光雷达相比,全彩SPAD传感器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看来替代的可能性不大。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