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来芯:凭借汽车芯片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添砖加瓦

迈来芯:凭借汽车芯片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正加速来临。行业普遍认为,2025 年将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在电子发烧友网的《人形机器人的电机控制和传感器》专题中,迈来芯(Melexis)产品线经理 Julien Ghaye 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未来随处可见的智能设备。和汽车行业一样,人形机器人对芯片同样有着严苛要求,不仅要稳定可靠、成本适宜,还需保障功能安全。人形机器人依靠电池供电,并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这对芯片的功率管理和数据

Melexis(迈来芯)

服务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机器人, AI机器人

应用方案

2025-06-19
人形机器人半马赛背后的“感官英雄”:传感器解析

人形机器人半马赛背后的“感官英雄”:传感器解析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落下帷幕。赛事中既有科技突破的惊艳,也有续航焦虑、动态失衡的“翻车”场面。这场赛事不仅是科技与体育的跨界碰撞,更是传感器技术价值的集中展演——环境感知精度、多模态数据融合、动态平衡算法,每一项技术突破都离不开传感器的底层支撑。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3D视觉控制器, 称重传感器, 薄膜压力传感器, 压力感应电阻器, 多维力传感器, IMU惯性单元, 力传感器, 运动传感器, 应变计, 压力变送器, 光学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 多区薄膜压力传感器, 工业智能

技术分享

2025-04-22
海伯森六维力传感器: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量

海伯森六维力传感器: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量

随着工业智造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支撑,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之一。 其中,六维力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同时测量力和力矩的高精度传感器,因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独特的技术优势,正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和智能装配等领域的快速发

Hypersen(海伯森)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气压变送器, 真空计, 密封压力传感器, 表压差压传感器, 高纯压力传感器, 绝压传感器, 陶瓷电容压力芯体, 特种压力传感器, 压力计, 风压差开关, 金属膜压力芯体, 压力开关, 压力传感器, 工业智能

应用方案

2025-04-11
人形机器人的三种死法

人形机器人的三种死法

这两年,人形机器人越来越火,正迅速走出实验室,大有布局到各行各业的势头,企业的产品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和交付。 人形机器人被看作是继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第四个“颠覆性产品”。这使其成为国内外科技巨头和新贵竞相追逐的高地。 目前国内外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以优必选、宇树、智元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工业智能

行业动态

2025-04-10
IMU在人形机器人上的精准姿态感知方案

IMU在人形机器人上的精准姿态感知方案

人形机器人是具有与人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的智能机器人,其技术难点在于尽可能模仿人的各类场景下“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过程,涉及仿生感知认知、生机电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视深导航、运动控制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从早稻田研发的WABOT到特斯拉Optimus二代,各项技术在逐步走向成熟与商

HiPNUC(超核)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HI14R5, 振动传感器, 倾角仪, 倾角传感器, 姿态传感器, 加速计, IMU惯性单元, 旋转地震仪1, 运动传感器, 倾斜开关, 陀螺仪, 振动开关, 光纤陀螺, 其他, 工业智能

应用方案

2024-11-05
一文熟悉人形机器人常用的四类感知传感器:视觉、力/力矩、触觉、IMU

一文熟悉人形机器人常用的四类感知传感器:视觉、力/力矩、触觉、IMU

感知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如同智能驾驶需要感知-决策-执行三部曲,人形机器人也需要这样的流程:通过传感器感知关键状态,经过微处理器、计算机或神经网络处理分析后,交由机械臂、双足或轮子等移动装置或加热/制冷设备等非移动装置执行相关工作。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称重传感器, 气压变送器, 多维力传感器, 真空计, 表压差压传感器, 力传感器, 分流器, 绝压传感器, TMR电流传感器, 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 陶瓷电容压力芯体, 特种压力传感器, 压力开关, GMR电流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多区薄膜压力传感器, 薄膜压力传感器, 压力感应电阻器, IMU惯性单元, 磁通门电流传感器, 运动传感器, 复合电流传感器, 应变计, 霍尔电流传感器, 压力变送器, 电流开关, 压力计, 风压差开关, 金属膜压力芯体, 测力传感器, 工业智能

技术分享

2024-11-25
成功批量交付!纽迪瑞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

成功批量交付!纽迪瑞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

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品类中公认最复杂的产品形态。具有类似于人类的外观和肢体结构,能够进行行走、奔跑、抓取和操作工具等人类行为,代替人类完成更多样、复杂且精细的工作任务。同时人形造型接受度更高,更容易与用户建立情感链接,与其互动交流。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商业机会,让其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与热捧。

New Degree(纽迪瑞)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其他, 工业智能

新品介绍

2024-11-12
行业应用丨六维力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觉

行业应用丨六维力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觉

六维力传感器可同时测量3个力分量和3个力矩分量,是最完整的多维力传感器形式;而人形机器人主要由旋转关节、线性关节、控制与感知系统、灵巧手以及其他组成,因此将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人形机器人的手腕、脚踝和灵巧手等部位,是目前的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趋势。

Hypersen(海伯森)

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陆地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商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HPS-FT120, HPS-FT080-20, HPS-FT080, HPS-FT060E, HPS-FT060S, HPS-FT, HPS-FT025, 多维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 工业智能

应用方案

2024-10-28
英飞凌携手NVIDIA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精准运动与高效解决方案

英飞凌携手NVIDIA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精准运动与高效解决方案

英飞凌宣布携手NVIDIA Technology(简称:NVIDIA英伟达,下同)加速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进程。此次技术整合将英飞凌在微控制器、传感器及智能执行器方面的专业技术,与NVIDIA领先的 Jetson Thor 系列模组相结合,助力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与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具备更高效率、性能和可扩展性的电机控制解决方案。目前,人形机器人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物流、医疗健康等多个重要领域,这些场景需要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精准运动控制。

Infineon(英飞凌)

AI机器人, 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商用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AI机器学习, PSOC™, AURIX™, 微控制器, 3D视觉控制器, 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控制器, 电流传感器, 人工智能AI, AI计算机视觉, AI服务器, 电机驱动, 电子制造, 电子生产线

行业动态

2025-10-13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核心部件崛起,国产替代加速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核心部件崛起,国产替代加速

10月9日,慧博投研最新发布研报指出,传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的“神经末梢”,是实现感知与交互的关键硬件。其灵敏度与响应速度的提升,将直接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从L1阶段迈向L3阶段,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方向。

机器人, 视觉传感器, 力觉传感器, 六维力矩传感器, IMU, 触觉传感器

行业动态

2025-10-10
半年百亿,人形机器人赛道已红透半边天——昆泰芯传感器芯片离轴的技术优势

半年百亿,人形机器人赛道已红透半边天——昆泰芯传感器芯片离轴的技术优势

传统轴向安装的编码器(即编码器与旋转轴同心安装)在机器人关节中面临多重挑战:空间局限性:关节空间狭小,轴向安装需占用额外轴向长度,导致机器人整体结构臃肿;温度与振动干扰:关节内部发热元件(如电机、减速器)可能对编码器造成热漂移,而振动易导致轴同心度偏移;维护成本高:轴向编码器更换需拆卸整个关节组件,停机时间长。

AI机器人, 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磁编码器芯片, 电机驱动,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AI

应用方案

2025-09-28
郭源生:如何做好人形机器人的“五官”与“皮肤”?丨具身智能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郭源生:如何做好人形机器人的“五官”与“皮肤”?丨具身智能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我国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值此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之际,《中国电子报》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升、重点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多模态大模型与具身操作系统深度融合等重要话题。敬请关注。

人形机器人, AI机器人, 机器人, 商用机器人, 物料搬运机器人(AGV), 教学机器人

行业动态

2025-09-28
宇树科技王兴兴:具身智能处于黎明前夜 人形机器人即将有能力完成各种动作

宇树科技王兴兴:具身智能处于黎明前夜 人形机器人即将有能力完成各种动作

9月24日,在2025骁龙峰会北京场的对话环节,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王兴兴表示,团队去年规划的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已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实现,机器人能够理解复杂指令并做出舞蹈等丝滑流畅的固定动作。而下一个阶段,宇树希望机器人能够实时响应指令,做任何动作。

机器人

行业动态

2025-09-25
提升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需要把控运动关节哪些关键参数?

提升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需要把控运动关节哪些关键参数?

人形机器人,也称为仿生人形机器人。一般认为是应当具有类人的外观、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可以在生活、工作场景内如人类一般完成外界感知、自主运动、行为交互等一系列任务的机器人。

优可测(Atometrics)

人形机器人, AI机器人, 机器人, 商用机器人

应用方案

2025-09-19
解析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术语

解析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术语

随着人形机器人在现实应用中的普及,理解支撑其类人动作的技术非常重要。Xsens怀着浓厚兴趣探索这一领域,致力于为人形机器人训练开发最佳动作捕捉解决方案。为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术语,我们整理了正在塑造人形机器人动作训练未来的术语与方法论概述。

Xsens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 AI机器人

技术分享

2025-09-18
从“技术秀”到“卷单潮”,人形机器人亿元订单只是入场券?

从“技术秀”到“卷单潮”,人形机器人亿元订单只是入场券?

从7月的千万级项目突破,到8月的万台订单引爆,再到9月多家企业的亿元级订单集中披露,人形机器人行业正清晰地跨越技术展示阶段,全面进入以订单为焦点的市场竞赛新周期。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 工业

行业动态

2025-09-16
研华模块化电脑SOM-6884:通过AI集成和可扩展设计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研华模块化电脑SOM-6884:通过AI集成和可扩展设计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近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在设计和制造人形机器人中也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研华紧凑型模块化电脑SOM-6884,采用高性能Intel Core处理器,AI计算能力出色。搭配研华专利高效散热方案和一站式设计协助服务,轻松应对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制造、散热管理等难题。

Advantech Corp(研华科技)

人形机器人, AI机器人, 机器人, SOM-6884, 人工智能AI

应用方案

2025-09-08
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有望于2028年达4,800万美元以上

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有望于2028年达4,800万美元以上

在Agility Robotics(敏捷机器人)、Boston Dynamics(波士顿动力)、Amazon(亚马逊)等厂商陆续采用与建置生态圈的趋势下,预估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有望于2028年突破4,800万美元。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

行业动态

2025-09-08
出货量数十万台,激光雷达找到新蓝海——人形机器人

出货量数十万台,激光雷达找到新蓝海——人形机器人

近日,禾赛科技机器人感知业务副总裁刘兴伟透露,预计今年整个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将在 30 万台到 40 万台之间,其中禾赛科技面向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将超过 20 万台。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 激光雷达

行业动态

2025-08-26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幕,宇树科技勇夺四金!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幕,宇树科技勇夺四金!

8月17日晚,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华灯璀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运动会吸引了16个国家、280支参赛队伍的500余台机器人,在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共26个赛项中,展开了487场精彩绝伦的比拼,共产生26枚金牌。

机器人

行业动态

2025-08-18
客服 微信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