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市场崛起,灵巧手与传感器成投资新宠

来源:芯传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9

阅读量:6

据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显示,目前人形产业链公司大多还处于小批量订单或送样测试阶段,相关业务对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贡献有限,个股业绩仍主要依赖传统主业支撑。不过,该行建议投资者不拘泥于“人形”形态,可重点关注商业化落地更快的外骨骼、灵巧手及等细分赛道,并关注轻量化材料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进展。


摩根士丹利对人形机器人市场极为看好。其最新研报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年收入预估将达近5万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编制的“Humanoid 100 指数”显示,截至2025年4月,中国企业占据前10强中的7席。该指数自年初至今上涨4.6%,大幅领先标普500指数。同时,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指数年涨幅达22%,零组件企业更高达24.5%,反映出中国在制造与硬件整合方面的全球竞争优势。


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达5925件,远超国家。此外,企业积极开源核心技术、共享模组化设计,强化了产业信任度并降低了技术门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领导优势。2023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在中国企业财报与新闻报道中的出现频率大幅提升,成为科技投资热点。中国新创企业如Unitree Robotics、EngineAI、Fourier Intelligence等也纷纷推出多款机器人与智能模组,涵盖教育、零售、工厂自动化等应用场景。


马斯克曾宣布,预计2025年将量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2030年达百万台。不过,其计划可能受限于永磁材料。科技大厂如苹果、Meta、OpenAI、Hugging Face等也陆续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招募研发人才并收购相关公司。例如,OpenAI成立了机械部门,Hugging Face收购了法国Pollen Robotics,凸显了技术整合的重要性。不过,报告也指出,美国近期加征关税可能推高本土制造成本。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