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oneywell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量:0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
储能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撑技术,正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和创新引领作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
当前储能行业呈现三大发展特点:一是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年复合增长率超100%以上,2025年新增新型储能项目装机有望超过30吉瓦。二是技术创新持续突破,重力储能、液流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商业化。三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传统电网调峰调频扩展至“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光储充一体化等多元化领域。
支撑储能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法规不断完善,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与此同时,多项聚焦安全与风险防控的新版国家标准密集落地,涵盖电池热管理、火灾预警等多个维度,标志着行业正在迈向安全高质的新阶段。
GB/T 42288《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电池室/舱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温感、烟感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TCEC373-202《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电池预制舱外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舱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感温和感烟探测器,每种探测器不应小于2个。探测器应安装在预制舱中间走道顶部,间距不大于4m。
在全球化竞争的新时代,对于身处储能行业的企业来说,“不出海,就出局”仍在2025年通行。
全球能源加速转型,欧美、中东、东南亚等成为热门目标市场。然而,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更为严苛:更激烈的竞争、更严格的产业标准和更高的“绿色”门槛正在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在技术迭代日益加快的储能行业里,谁掌握技术先发优势,谁将掌握更多的市场份额。
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期,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安全问题。安全是底线,安全是发展的根本之基。对于储能系统来说,并非是简单的“电池+变流器”组合,其技术复杂度远超传统能源设施——高电压、大规模集成、多场景适配等特性,使得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火灾和爆炸事故,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延缓整个行业进程发展。
作为快速崛起的新兴行业,储能产业的发展亟须树立对“长期主义”的深刻认知——既要把握市场机遇,更要坚守安全底线,做到稳中求进、谋定后动。
霍尼韦尔基于百年工业安全经验,创新打造“电池-电池柜-储能仓三维金字塔防护”体系—通过构建层层递进的安全防线,以全栈式储能解决方案助力储企业发展。
气体探测解决方案
电流传感器测量解决方案
热失控传感器电池安全解决方案
储能柜柜门远程监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