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证新规,利好哪些晶圆制造企业?有哪些隐形冠军标的?

来源:芯传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4-14

阅读量:6

消息面上,有两大利好!

首先,中国行业协会发布关于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其次,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布关于应对美国霸凌关税,助力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倡议书,呼吁并建议:锻造“自主链核”,强化供应链战略。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利好哪些晶圆制造企业?

毫无疑问,原产地认定规则明确以"流片地"为基准,将直接引导全球半导体设计公司优先选择中国大陆晶圆厂进行流片,以规避关税壁垒和供应链风险。

该政策与地方政府补贴形成协同效应(如苏州对12nm以下流片费补贴达千万级),通过"政策+资金"双重杠杆撬动产业资源向本土制造环节聚集。

 

根据WSTS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6280亿美元,政策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因此,本土晶圆厂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那么,有哪些本土晶圆企业受益?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一波 以及他们有何竞争力?

 

1.中芯国际(SMIC):

- 技术维度:14nm FinFET工艺量产成熟,第二代7nm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产能布局:北京、上海、深圳三地12英寸晶圆厂产能超50万片/月

- 政策契合度:深度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获得研发补贴超20亿元

 

2.华虹半导体(HuaHong):

- 特色工艺优势:90nmBCD工艺全球市占率超35%,电子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 产能扩张:无锡基地二期项目新增4万片/月产能锁定AloT芯片代工需求

- 供应链协同:与国内设备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形成本土化供应链闭环

 

3.区域产业集群代表:

- 合肥晶合集成(Nexchip):专注DDIC和CIS领域,月产能突破10万片

-粤芯半导体(CanSemi):聚焦模拟芯片制造,二期项目实现车规级芯片量产

-南智光电:新型铌酸锂光子芯片8英寸产线实现稳定量产,填补特种工艺空白

 

根据SEMI预测,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将达300亿美元,其中60%用于成熟制程扩产。

 

至于技术突破方向,中芯国际N+1工艺(等效7nm)良率提升至75%以上;华虹与IC设计公司联合开发0.13um嵌入式闪存工艺;另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线布局加速,碳化硅器件量产能力突破。

 

有哪些隐形冠军标的?

4月11日,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布《关于应对美国霸凌关税,助力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倡议书》,呼吁并建议:锻造“自主链核”,强化供应链战略,以采购为战略纽带,优先采购国产尖端设备、核心材料与服务,将产业链的“断点”转化为自主可控的“核心支点”。

推测以下领域及企业可能被纳入名录:

 

半导体产业链核心标的

晶圆制造与设备:中芯国际(港股)、华虹半导体(港股)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符合"流片地认定原产地"政策导向;欧晶科技(半导体级石英坩埚)、石英股份(高纯度石英材料)属于上游核心材料国产替代标的

 

芯片设计与封测:海光信息(高端处理器)、寒武纪(Al芯片)、上海贝岭(模拟芯片)在细分赛道具备技术壁垒;富满微(射频前端)受益于5g国产化需求设备及零部件:盛景微(半导体测试设备)、北方华创 (刻蚀机)等未被直接提及但符合"自主链核"战略方向

 

高端制造进口替代标的

工业母机与核心部件:绿的谐波(精密减速器)、恒立液压(丝杠/液压件)、汇川技术(伺服系统)符合"突破卡脖子"政策主线

精密仪表:普源精电(电子测量)、鼎阳科技(示波器)等国产替代空间超过70%的细分龙头特种材料:沃顿科技(反渗透膜)、有研新材 (靶材)等材料类"专精特新"企业

 

新兴技术融合领域潜力标的

Al+制造:雷赛智能(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在产业链占据关键节点

能源装备:核电设备标的如中国一重(反应堆压力容器)、科新机电(核级压力容器)符合"存量更新"需求

军民融合:振华科技(军用电子元器件)、菲利华(航空航天石英材料)具备双重赛道优势

需注意,采购推荐名录具有动态调整特征,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筛选维度:①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国产厂商;②研发投入占比高于行业均值1.5倍;③近两年专利授权量复合增速超过20%。当前政策窗口期下,具备上述特征的标的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倾斜及产业链协同创新支持。

中信证券表示,自主可控领域,国内部分高端、工业机械仍由美国进口,前期美国对国内已有一定技术封锁与出口管制,在此次我国加征反制关税背景下,看好高端制造加速国产替代,包括仪器仪表、高端工业母机及数控系统、矿山机械、机械、核电及流程工业设备等细分板块。

 

结语

新规被视为中国对美国技术封锁的“精准反制”,通过关税杠杆倒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例如,华为已联合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构建“设计-制造-封测”闭环生态,推动鲲鹏服务器芯片等高端产品国产化。

 

历史证明: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风暴来袭,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承压而上是必须毅然直面的挑战;变局之下,中国企业积极突围是必须勇敢扛起的使命!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