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5亿!张峰谈智能传感器产业机遇

来源:科技帮

作者:-

发布时间:2024-6-27

阅读量:3

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和扩大智能产业,加快新生产力的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

 

 

——6.20日,习近平向2024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1382.5亿!张峰谈智能传感器产业机遇1
 

 

2024年6月21日,由天津微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分论坛活动——中国仪表学会分会、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商学院在天津武清举行的智能感知技术集成应用与发展交流活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界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被邀请参加今天的2024智能产业博览会-智能感知技术集成应用与开发交流活动。

 

 

今天,我将分享《中国智能产业的发展与未来前景》的相关内容,并与您谈谈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我对该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

 

 

智能传感器作为现代工业和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模式,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医疗保健等领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智能传感器的概念在中国逐渐萌芽。到2000年,智能传感器开始大规模生产,开始市场探索和技术突破。如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报告,到去年年底,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382.5亿元。自2017年以来,复合增长率连续7年达到16.88%。应该说,发展仍然非常快,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发展格局来看

 

 

产业生态链不断完善,全链、全要素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和内陆重点城市推出了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地方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发展目标,注重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制造能力,不断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成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战略支柱产业,这是一个特点。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

 

 

近年来,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动智能传感器向微型化、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化发展,推动高端传感器、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的突破。引导行业通过政策优质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工业技术水平不断迭代,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中国传感器专利申请链呈稳步增长趋势。2021-2023年,专利保持在40多万项,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382.5亿!张峰谈智能传感器产业机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对传感器技术的需求,加上国家支持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企业研发过程加快,传感器技术创新加快,中国传感器市场未来将保持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势头很好,这是总体趋势。但我们应该看到,仍然存在许多或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高端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企业主要集中在包装、测试、模块、集成、应用等环节,生产能力较少,导致传感器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

 

 

▶第二,创新研发能力应该说还不够。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