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恒机电
发布时间:2025-10-31
华南某山区水厂承担着8 个自然村的供水任务,最大站点高差达350 米,水源多为山涧溪流,受农田施肥与雨季影响,水质波动剧烈。此前采用传统运营模式时,这里深陷多重困境:暴雨季节原水浊度骤升至2000NTU 以上,老式检测设备受杂质干扰无法精准读数,关键指标依赖每周1 次的人工取样检测,数据滞后6 小时以上,曾因加药不及时导致出厂水指标超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当地水务部门亟需一套适配山区环境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上海海恒凭借20 余年水质检测技术积累与几十项国家专利支撑,成为该智能化水厂改造项目的核心设备供应商。

方案定制:贴合山区特性的“设备矩阵” 构建
针对山区水源复杂、交通不便、运维能力薄弱等特点,上海海恒组建专项团队,打造“精准感知+ 稳定传输+ 智能调控”的定制化方案,核心设备配置凸显三大适配性设计:

(一)全流程监测设备:破解复杂水质监测难题
·取水口预警防线:部署ZXWCS在线五参数水质监测仪,量程可精准捕捉暴雨期浊度突变,配合便携式多参数检测仪同步监测PH 值、溶解氧等多项指标,数据每5 分钟更新一次,较传统人工检测响应速度大幅提升。
·制水工艺调控核心:安装在线余氯仪与色度仪,前者采用国标化学法,能排除干扰精准测量余氯浓度,最小检测限达0.02mg/L;后者通过专利水路结构与 10 年寿命的 LED 传感器,确保检测不受山区电压波动影响。
(二)适配山区环境的辅助设计
考虑到山区网络不稳定与供电波动问题,所有在线设备均配备4G 全网通模块与断网续传功能,内置存储可保留历史数据,恢复连接后自动补传;采用太阳能+锂电池双供电系统,阴雨天可连续续航 7 天,设备防护等级达 IP65,能抵御山区多雨、潮湿的恶劣环境。
(三)轻量化智能平台:降低运维门槛
搭建手机Web端监控平台,将所有设备数据统一接入。基层水务人员通过全中文界面即可查看实时数据,当浊度超过100NTU 或余氯低于 0.3mg/L 时,系统自动触发短信告警与阀门联锁控制,实现 “数据异常 - 自动响应 - 人工确认” 的闭环管理。

项目成效:山区供水的“质效飞跃”
项目运行半年来,山区供水保障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核心指标表现亮眼:
·水质安全升级:出厂水浊度稳定在1NTU 以下,余氯、浊度 等指标达标率从改造前的82% 提升至99.9%,应对水源污染的响应时间从 6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
·运营成本降低:药剂消耗通过精准调控减少18%,人工巡检量从每日4人次降至每周 1人次,年运维成本节约8.6 万元;管道水损率从23% 降至6.7%,避免了因泄漏导致的停水事故。
·管理模式转型:实现从“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经验调控”向“实时监测-数据驱动-自动调控”的转变,当地疾控中心通过平台可直接调取检测数据,监管效率提升60%。

案例启示:技术下沉的“民生价值”
项目的成功实施,印证了上海海恒水质检测技术在山区场景的适配性与实用性。其核心价值在于跳出“重硬件、轻应用” 的行业误区,通过“精准设备+简化操作+智能平台”的组合方案,让高端水质检测技术真正服务于山区民生。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言:“我们用多次试验打磨的专利技术,最终要落地为老百姓龙头里的放心水。”
目前,该模式已在周边5个县域推广,上海海恒的山区智能化水厂解决方案正成为乡村供水提质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