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末端智能操作系统中的柔性传感器技术

来源:慧闻科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4-25

阅读量:2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末端操作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作为感知外界环境的核心部件,技术直接决定了末端执行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众多类型中,柔性压阻式传感器和柔性压电式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具身末端操作系统的较为关键的技术。

 

柔性压阻式传感器的原理与功能

1、工作原理

柔性压阻式传感器基于材料的电阻变化实现压力检测。当外力作用于传感器表面时,内部导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形变,导致电阻值线性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变化量,可精确反推出施加的压力大小。以苏州慧闻科技的SPF系列柔性薄膜压为例,其采用纳米材料制成,常态下电阻值超过1 MΩ(无负载),当传感器受到响应压力时,电阻值随压力增加而显著降低,输出信号经放大和滤波后可用于实时监控。

 

2、核心功能

高灵敏度与线性度:柔性压方便定制,可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尺寸形状需求,本身线性度R²>0.98,响应时间<5 ms,适用于需要精准力控的场景。

柔性与耐久性:全柔性设计可贴合复杂曲面,耐弯折次数超过100万次,适应机器人末端的动态操作需求。

低功耗与集成化:静态功耗接近零,支持与MCU直接集成,实现单击、长按等多

 

3、技术实现

在硬件设计中,压阻式传感器通常采用分压电路或ADC采集电路。例如,分压电路通过传感器与固定电阻串联,将电阻变化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结合算法优化(如均值滤波、峰值提取和量纲转换),可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

具身智能机器人末端智能操作系统中的柔性传感器技术1

 

柔性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与功能

1、工作原理

柔性压电式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当材料(如PVDF薄膜)受到机械应力时,内部产生电荷,电荷量与应力大小成正比。以SPE系列柔性压电传感器为例,其压电常数d33为18-30 pC/N,频带宽度<100 MHz,可检测动态力或振动信号。

 

2、核心功能

动态信号检测:适用于振动、冲击、脉搏等瞬时变化的信号捕捉,响应速度可达微秒级。

高灵敏度与宽频带:敏感区域可以适配具身智能末端采集系统,可覆盖从低频机械振动到高频生理信号的多场景需求。

耐环境性:工作温度范围-20℃~100℃,抗化学腐蚀,适合极端环境下的机器人

 

3、技术实现

压电传感器需搭配前置放大电路(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以处理微弱信号。电荷放大器通过反馈电容将电荷转换为电压,适用于高精度动态测量;电压放大器则直接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结构更简单。

具身智能机器人末端智能操作系统中的柔性传感器技术2

 

技术对比与协同应用传感器性能对比

具身智能机器人末端智能操作系统中的柔性传感器技术3


协同应用案例

家政养老机器人:压阻式传感器用于控制末端的夹持力(避免损伤),压电式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心率呼吸率(实时反馈生理状态)。

工业分拣机器人:压阻传感器实现精准抓取,压电传感器监测抓取过程中的异常振动(如物体滑移)。

具身智能机器人末端智能操作系统中的柔性传感器技术4

 

结语

柔性压阻式与压电式传感器作为具身末端操作系统的“神经末梢”,在精准力控、动态感知和人机交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材料科学、算法优化与跨学科融合的推进,这两类传感器将推动机器人从“机械化执行”向“智能化适应”跃迁,为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未来,兼具高灵敏度、多模态感知与自修复能力的柔性传感器,将成为具身智能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核心驱动力。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