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在心脑血管器械领域的应用

来源:智慧医械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11

阅读量:1

目前,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此相伴,我国正承受心血管疾病更加严重的负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和革新。其中,压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医疗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就压力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很早以前就在医疗行业有所应用,压在诞生之际就被考虑在医疗行业进行应用,近几年来随着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其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也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使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其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压力传感器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高,现在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开放和发展医疗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目前临床上压力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血管内的血压、颅内压、心内压、肺内压、膀胱和尿道压力等。

压力传感器在心脑血管器械领域的应用1

 

应用:动脉压力

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动脉压力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帕(Pa)或千帕(kPa),以往常用毫米汞柱来表示。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具有重要缓冲作用。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心室收缩射血和血液流向外周所遇到的阻力(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心脏收缩所做的功一部分用于流速,一部分产生侧压,但如果没有外周阻力,血液即迅速向外周流失,不能保持对大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是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动脉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心脏的负担。若动脉血压过低,将引起器官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导致严重后果。若血压过高,则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过重。长期高血压患者往往引起心脏代偿性肥大、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血管长期受到高压,血管壁本身发生病理性改变,甚至可导致破裂而引起脑溢血等严重后果,所以保持动脉血压近于正常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应用:颅内压力

监测创伤性脑损伤、中风或脑溢血后的颅内压力

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10-15毫米汞柱。根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南p325,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毫米水柱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毫米水柱)。
颅内压随着心脏的搏动而波动,波幅为0.27~0.53kPa(2~4mmHg)不等,这是由于心脏的每一搏出引起动脉扩张的结果。随着呼吸动作改变,颅内压亦有缓慢的波动,波幅约为0.7~1.33kPa(5~10mmHg),这是由于胸腔内压力作用于上腔静脉引起静脉变动的结果。此外颅内压还有自发节律性波动,是全身血管和脑血管运动的一种反应。由于颅内受多种因素影响是波动的,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所测得的压力只有相对的意义。较正确地了解颅内压的情况,应采用持续的压力测量和记录的方法。连续测量并记录压力,可随时了解颅内压变动情况,并可取得更精确的颅腔颅内压数据,这种方法称为颅内压监护术。临床上表达颅内压都采用平均值,即曲线图上相当于波幅的1/3处,也就是曲线下缘的舒张压加上1/3得脉压(曲线上、下压力之差),相当于0.7~2.0kPa(5~15mmHg)。

 

应用:肺内压力

在肺部组织消融过程中测量压力

肺内压力是指肺泡内的压力,肺内压是不停的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肺内压是在不停的改变的。呼气时,肺内压>大气压;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肺部压力降低,进入肺循环的血液就增加,右心收缩末期剩余血液就减少,右心的压力就降低,回信血量就增加。深呼气或者深吸气主要是通过改变胸内压从而改变回信血流的会使相应的病变的杂音减弱或增强。

 

应用:一次性内窥镜(肾内压)

监测输尿管镜检查过程中肾内的压力

压力传感器在心脑血管器械领域的应用2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