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温度测量,哪种方法最有效?

来源:MEMS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25

阅读量:2

芯片温度检测,你都知道哪些方法?


  • 使用测量👉(接触式测温,易产生误差)

  • 参照经典的结温方程(TJ = TA + PDϑJA )计算温度👉(相对保守,与实际温度差别较大)

  • 利用二极管作为温度来检测👉(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

......


上述几种测温方法,都不能完全适用于芯片各环节的温度检测,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精准高效测温?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非接触的测温,可以通过对物体表面的热(温度)进行分布与分析,直接“看见”芯片的温度分布。


芯片热像检测应用案例


1. 温度直观精准


▲功率芯片温度检测


图片为LED功率型芯片测试,芯片尺寸为1mm*1mm,需要观测LED通电后芯片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黄色圆点表示上电后金属芯片的温度情况,6个黄点应该保持温度一致,2个白色圆点表示非金属区域的温度,应保持一致。


由于芯片较小,接触测量的话容易因接触物而改变芯片自身温度。FOTRIC 热像仪为非接触测温30mk的热灵敏度,能精准检测各部位的温差,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 全辐射热像视频流


▲贴片保险熔断测试


贴片保险用于保护电路板,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会熔断以保护电路。在测试中,我们需要及时观察贴片保险的温度变化,而熔断过程只有300ms左右,很难通过拍照捕捉到。


而FOTRIC 热像仪的全辐射热像视频录制功能,可以实时记录通电过程的温度变化和分布情况,可随时查看温升曲线,还可以对视频进行后期的任意分析,便于发现问题,改善设计。


3. 配备20μm/50μm 微距镜



▲搭配微距镜微观检测


芯片小至0.5mm×1.0mm,FOTRIC 热像仪支持20μm、50μm微距镜,可直接对未封装前细小芯片进行微米级的微观温度检测,发现过热连接线和连接点,改进芯片设计。


4. 强大的软件支持


对所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配合AnalyzIR软件做分析时的3D温差模式(ΔT),可以直观观测到设计温度或理论值之外的异常热分布,并提供趋势图、三维图、数值矩阵等多种工具,有助于芯片的设计优化。

查看更多成像效果图 ↓


左右滑动查看



配置推荐



0
0
收藏

免责声明

  • 1、本文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我方将及时处理。
  •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感算商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感算商城(service@gansuan.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感算商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0 样品清单 浏览足迹 有奖反馈 回顶部